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言相告(1 / 1)

跟李佑板着脸气急败坏的模样不同,李恪只是淡淡地笑了笑,显得对这场意料之中的胜利并不是那么在意。

他之所以答应跟李佑进行这场比试,更像是在陪着任性的孩子玩耍一样。

这个孩子又菜又爱玩,打不过的时候还会耍赖使阴招,但终究还是正义必胜。

在陪孩子尽兴之后,李恪这才找到合适的时机,对李佑说:“好了,闹也闹够了,现在咱们之间也该谈点正经事了。”

“哼,我就知道皇兄这次来,可不是因为惦记着兄弟情义,但我现在并没有时间陪你聊,还有很多军务要等着我去处理。”

“请皇兄自便吧。”

听到李佑大有闭门谢客的意思,典韦登时蠢蠢欲动起来。

他可一点不惯着这个所谓的齐王,大不了把齐王揪过来按在地上,给一点颜色瞧瞧。

其实在陇右待了这么长的时间,大家对边疆战事常有耳闻,齐王李佑虽然在军中近两年,但其实表现乏善可陈,也没有什么值得夸口的战绩。

早前李恪还待在长安城时,会听到一些关于齐王在军中斩获战功的捷报,她母亲殷妃还时常会借此机会耀武扬威。

但实际上这些所谓捷报仅仅是些经过“加工”的假消息,并非前线战场上的实情。

那些在一线征战的将领,又怎么会让一名皇子冲锋陷阵呢?

但李世民的儿子又不能毫无建树,哪怕真的很平庸,他们也得在写奏表的时候为齐王杜撰出一些亮眼的英雄事迹,这样李世民听了高兴,他们也能得到嘉奖。

所以像典韦这样的悍勇之将,压根就瞧不起齐王,觉得这不过就是个盲目自负的皇室子弟,要不是投了个好胎,早就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了。

李恪知道李佑现在心情不爽,但他也不可能故意让花木兰输,这种事情是办不到的,否则以李佑的心气怕是尾巴要翘上天。

等到了那个时候,李佑就肯跟自己心平气和坐下来谈了吗?

结果还是一样的,像李佑这种人就得让他知道利害,李恪现在已经有些不耐烦了

“五弟,提出要比试的人是你,规则也是你定的,再加上那些盘外招,我已经足够容忍你,差不多适可而止吧。”

李恪说话的语气明显变得犀利起来,这是打算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佑留了,待会儿要是两人撕破脸,只怕是不好收场。

“主公,我等武猛卫将士随时听候调遣!”

典韦上前一步,沉声说道。

李佑瞥了一眼,瞪大眼睛质问李恪道:“皇兄,我看你这名手下成心是想要在我地盘上闹事了?”

“五弟你不用大惊小怪,我这位忠诚的护卫统领没什么坏心眼的,他只不过是说话比较大声,看起来又有点粗鲁,这也不能怪他,谁让他天生就长这副模样呢。”

“谅他也不敢造次!”

李佑麾下两万兵马,那都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闯出来的精锐,这也是李佑最大的资本和底气。

眼下,他已经没有任何心情跟他这位三皇兄胡搅蛮缠,只差亲自开口下达逐客令。

李恪怎么会猜不到他的心思,这时反而不紧不慢地说:“原来他统帅我的亲兵,会在危难关头舍命保我周全,并且只对我的话唯命是从,这样的人在身边才是最安全的。”

“你应该也尽可能壮大自己的实力,多培养一些亲信之人,否则将来就会变成你为鱼肉,他为刀俎的局面了。”

李佑冷笑道:“皇兄,我是不是应该提醒你,我是这支两万精锐的最高统帅,难道我还会有什么危险吗?”

“有时候危险并不是来自于外在,而是产生于内部,今天我专程来这里找你,那就不妨给你指一条明路,免得你还身陷囹圄浑然不觉。”

“皇兄你这是在危言耸听!”

李佑对李恪的一番言辞很是不屑,自己从随军的一名普通参将做起,现如今已经是新泉军的统帅,拥有这等兵势难道还不足以保护自己?

“你觉得两万新泉军是父皇的军队,还是你的军队?他们应当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,还是为你?”

李恪犀利的问题,让李佑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。

“皇兄,你究竟想要说什么?”

“没什么,只不过现如今你我有着相似的处境,我不忍心见你在这种偏远的荒蛮之地蹉跎时光,所以才会有刚才那样的善意提醒。”

“你如果实在不愿意听,那就随你的便,只可惜是白白便宜了太子,他远在长安还不知道要怎样嘲笑你呢。”

说到这里时,李佑终于再也忍不住了。

“皇兄,你有话直说,不要再卖关子了!”

当从李恪的口中听见太子这两个字,李佑的神经就一下子绷得紧紧的。

他还没有忘记不久前,那封李承乾写给他的书信,信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高傲和轻视,让李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怒气难消。

“你想听那我们就找地方慢慢聊,有些事情可不是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说的。”

最终李佑还是做出了妥协,他说道:“那就请皇兄移步内院细谈。”

李佑的心情很不爽,但他也很好奇李恪究竟会因为什么事来特意跑这一趟,总不能是为了先前他不肯发兵救援而来兴师问罪吧?

随后,两人便走进李佑在金城郡的居所,内院之中除了两人身边各自的几名亲信,其余闲杂人等一律屏退。

齐王身边的老仆从在奉上香茗之后,一步步退出房间,关紧大门。

直到这个时候,李恪问出了这样一句话,“我要先问一问,五弟你打算在陇西待多少时间?三年,五年还是一辈子?”

“我只想多积攒一些军功,让父皇能够看到我的能力,最终的目的自然是重新返回长安,手中能够掌握实权那自然再好不过!”

李佑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,其实这些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,大概除了太子之外大多数皇子都是这样想的。

但李恪却摇着头说:“不,返回长安不是个好主意。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激活帝王系统,开局召唤典韦 穿到初唐当咸鱼 我,兵王归来,专治一切不服! 大唐火药桶,一个月就开上飞机了 大明屠皇 明末小兵崛起 穿越大唐以酒楼开局 大唐贵婿 大明:我能复制战略物资! 降落在清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