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追书网 > 历史小说 > 大唐:逆子,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> 第四百三十章 大唐不养闲人

第四百三十章 大唐不养闲人(1 / 1)

李恪将被俘两方的讲述合并到一起,于是就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了解清楚了。

不过现在他还剩下一个问题,“你们这些被迫流亡的吐蕃武士,究竟想来我们大唐的地界做什么?”

“你们还试图弄到这么多铁矿,可不要告诉我,你们只是为了做生意?”

这名被俘的吐蕃武士回答说:“我们知道这些铁矿的品质很好,所以我们本想劫走这些铁矿,带去赤水城跟吐谷浑做交易,我们有了资财方能站稳脚跟,以图后事。”

李恪知道这吐谷浑是鲜卑族首领慕容吐谷浑,率族人迁徙到西北所建立的一个游牧民族国家,目前赤水城便是他们的都城。

大唐建国之初跟吐谷浑便有过多次交战,最著名的一次是在贞观九年。

那时大唐兵锋所至,所向披靡,打得吐谷浑王被迫自尽,整个吐谷浑部族望风归降,就此成为大唐属国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打服吐谷浑这一战极大地震慑了西域各族,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大唐军力的可怕,这也是大唐经略西域的重要标志事件之一。

李恪现在担心的是,吐蕃人开始盯上吐谷浑了,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
因为身为历史老师的他知道,在这段历史中吐谷浑不断被吐蕃侵略吞并最终导致灭国,后者也顺势将势力范围延伸到整个河西走廊,对大唐的切身利益将造成巨大威胁。

不过眼下距离那一天的发生,还有着很长一段时间,因此李恪现在只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趋向,并试图找到方法来遏制吐蕃的势力渗透到赤水城内。

“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?”

李恪最后问这名吐蕃武士。

“你能放了我吗?”

“我对刚才那三人做出过承诺,只要他们老实交代实情我便留他们一条性命,但我对你并没有说过相同的话,要想活下去,你得拿出足够吸引人的条件从我这里换你这条命。”

吐蕃武士面色凝重地沉默了一会儿,才缓缓开口道:“我们都是自小接受过严苛训练的吐蕃武士,在我们那里等级制度森严,我们的身份都属于高层,如果能放过我的话,我愿意去劝说同伴们归降大唐。”

他开出了一个听上去自认为很不错的条件,但李恪对此的反应很平淡。

“归降大唐吗?我不太清楚你们吐蕃武士究竟有多少能耐,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,我们大唐不养闲人。”

“吴王殿下,我的名字叫贡布,我用我身为吐蕃王室的荣耀向你保证,我们都是忠诚善战的武士,而且我们对吐蕃国内的情况很了解,也知道一些关于西南方向的局势。”

李恪便随口提了几个问题,贡布都不假思索地如实回答,尤其在提到吐蕃内部的权力纷争时,可以面面俱到地讲述出来起因经过。

虽然李恪在后世所涉猎到的关于吐蕃王朝的历史并不多,但靠着这些知识足以让他对贡布的话做出一个判断,他相信这个吐蕃人如自己所说的那样,是吐蕃的高层人物。

贡布思维敏锐,谈吐清晰,能看得出来他受教育程度不低,再加上对吐蕃内部颇有些真知灼见,李恪对他的信任也就随之增加了不少。

接着,李恪问贡布道:“那你说说看,松赞干布在完成对吐蕃内部的统一后,他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?”

贡布回答说:“松赞干布有枭雄的野心,考虑到吐蕃国内物产匮乏,除了放牧之外就只有青稞、大豆、小麦等可供食用,但也不能保证稳定年收,因此我们一直希望能对外扩张,占据气候条件更好的地区,让我们能够得到更丰富的粮食保障。”

“你倒是一点也不避讳你们的野心。”

花木兰忍不住插了一嘴。

贡布坦然表示说,“我们吐蕃人所生存的地方自然是滋养着我们每一代人,可与此同时也在制约着我们的进一步发展,如果想要让子孙后代获得更好的条件,那就必须走出去。”

“那照你这么说,你跟那个松赞干布都是一类人,你们为了扩张版图就会兴起战火,让无辜百姓成为牺牲品,我是不会让你们得逞的!”

花木兰手中双剑晃动着寒芒,对贡布表现出了强烈的敌意。

不过公平地说,一个民族出于自身利益做出对己方最好的抉择,这件事本身不能用是非黑白来作出评断。

“好!”

“我可以相信你一次,五日之后带着你的那些同伴来容城见我,如果你失信于我,那么等下次见面的时候,你会为此付出代价。”

李恪做出了决定,他要给这个能看清局势,并且不乏有着独到见解的吐蕃人一次机会。

贡布缓缓将右手举到胸前,向李恪躬身致谢。

“多谢殿下,贡布自知重返吐蕃的希望渺茫,若是能够在殿下身边效力,那将是莫大的荣幸,我会全力劝说同伴归降,我们很难再找到一处更理想的容身之地了。”

李恪提醒道:“你是聪明人,那就应该清楚自己归降的对象究竟是谁,另外我也说过了,我们从不养闲人,你好自为之吧。”

典韦和花木兰都有些不信任这个人,但李恪的决定总是英明的,过往的很多次情况都证明了这一点,所以他们并没有再说什么。

在放贡布离去之后,李恪命人驾着这五辆失而复得的马车,朝容城进发。

这件事算是暂告一段落,不过吐蕃人的出现提醒了他,日后对大唐西南方向的这个邻国要多加小心,他们跟大唐可是打了两百多年的仗。

可想而知,这期间消耗了大唐多少国力,如果能在事态恶化之前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,牢牢遏制住吐蕃的发展壮大,那么在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和吐蕃作战的情况下,大唐原本应该能达到更加辉煌的巅峰才对。

李恪认为既然自己有机会改变历史,那么就要做好应对吐蕃的准备,绝不能再让大唐重蹈覆辙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