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追书网 > 言情小说 > 太女纪 > 第 171 章 火光烛天

第 171 章 火光烛天(1 / 1)

天大雨,密云无光。

相府中,昏迷的子徽仪似有所感,突然噩梦,骤然睁眼,满身冷汗爬起,坐在床上久久不能定心。

他本因中毒浑身苍白,骤然惊醒,更是面无血色。

房中侍候的素问等人不期他会苏醒,都以为他须得几日后才能转醒,此时都分外惊喜,连忙围上来给他递帕子、擦汗,询问:“公子可有不适?饿不饿?渴不渴?”

有人忙道:“快去叫府医来!”

外厅有人回道:“一直在外头候着呢!公子若叫,便让进去。”

“先等等,我们给公子周整一下。”一旁素问边给他擦汗,边道:“公子哪里不舒服么?还是魇着了?”

因阴雨天,室中昏暗,侍仆点了几盏灯。

有些光亮,子徽仪清醒了几分,微呼口气,张口欲言,嗓子却像被铁锯拉扯,疼得厉害,只好指着自己嗓子摇了摇头。

素问赶忙倒了杯水来,在倒水间隙又叫人去催府医,而后拿着温水递给子徽仪:“公子润润喉。”

子徽仪接过饮了两口,咽喉稍缓不适,这才沙哑着开口:“梦到殿下……又离京了。”

他手指暗暗握紧杯子,蹙眉难展,喃喃道:“这个梦……不好……”

一旁星程将琉璃灯盏拿放到床榻边,又去点明床边漆木座屏高灯台。此处忽而大亮。

素问劝道:“梦都是反的,公子且放宽心。”

虽得安慰,可子徽仪仍不能安心。人渐渐自余梦清醒起来,便想起先头的事来。子徽仪屏退闲人,细细问了后续事情。素问将缙王府中的事飞快讲了一遍。

子徽仪眉宇黯黯,微叹口气。

素问忙来关切,却听子徽仪道:“那晚的事,几乎都按计划行进。”

“只有一件事,我做的不好。”

琉璃灯前,子徽仪长发披散,垂眸愧然道:“我吓到她了。”

素问静默,自在心中悄声叹气,主仆长久无话。

在丞相的授意下,素问亦对昨晚定安王府的事听说了几分,思索一番,索性便讲与了子徽仪。

子徽仪眼中闪过丝愕然,随即抿唇沉默,本就发白的嘴唇更加颜色惨淡。片刻后,他忽然重重叹了口气。

床旁小桌上,琉璃灯倏尔发出簇簇微响,灯光忽闪。子徽仪看了过去,抬手挪开绘景灯罩,唤人将错金剪拿来,欲修下灯芯。不料正此时,外头有仆从启门入内,一阵风将烛火吹得险些灭了。

那仆从得了允准后入内,对他禀告道:“公子,前头人来传话,说缙王殿下来府上探望。大人问您见不见?”

子徽仪原在等人拿剪子来,听了这话,不发一言,竟直接抬指掐灭了烛火。

“啊呀!”素问赶忙上前想把他手拽开,可子徽仪动作快,已收了手放在腿上,端正坐着,面上神色无变,毫不觉痛般,对素问吩咐道:“唤府医进来。”

子徽仪神情淡淡道:“我要更衣,受诊,饮药。”

素问犹豫:“那……缙王呢?”

“她若愿意等,就让她等吧。”

-

上午辰时一刻,京兆府。

此地聚集了不少朝廷要员,大理寺、刑部、城门监、皇城内侍乃至缙王府属官都有人在此。

一官员坐得难捱,起身欲往堂前去,廊中正见一小吏匆匆走来,赶忙拦住,急切询问:“可松口了?”

小吏道:“大人正遣我来说,两边都没漏话。”

一说她便明白,两边,指的是风临与那宁氏逃犯。自昨夜入京兆府,这位镇北王大约是一句有用的话也未讲。

“唉!”官员大叹,摆手让小吏离去。身后同僚不多时跟随出来,见她在此,便问:“在这站着作甚,外头雨气湿重,进去等吧。”

她道:“我哪里还坐得下去……昨晚出了那些事,不知要连累多少人,休说城门监那几个,连我自己的乌纱帽都不定保不保得住!”

“你还算可以应付的,想想往鸿文道去的,那才是真正的棘手。”

官员一愣:“还在闹么?”

“闹!这么大的雨,她们反越闹得愈发凶起来。”

“唉……”她道,“那些书生们不懂分寸啊……若触了逆鳞,便是血光之灾。”

同僚压低声音道:“哼,只怕也有不少人盼着血溅鸿文道,青史留名呢。”

“罢罢罢,我们不去管她们,人各有命……我只盼着赶紧寻到镇北王的证据,了了这份差事。太熬人了!”

-

当日下午,鸿文道上突然涌入大批学子文士,她们群情激奋,不顾雨势,赶到此地后纷纷丢掷雨伞,都淋着大雨,在道上激动大喊“丹心为国,拒虎踞宫!”

她们固守雨道,朝着官员大声喊道:“严惩虎狼之臣!”

她们喊得声嘶力竭,各个都怀着极浓重的愤意,似乎此番若不能治罪风临,大武翌日便要完了。

又仿佛今朝砍得风临人头落地,明朝武朝便能光明万年。

暴雨倾盆,阴云湿重,道上不少官员望向面前激愤的学子们,脸色都不大好,或愁苦,或焦急。

鸿文道口,两街相接之处,一辆精美的车驾徐徐驶过。一只手微挪车窗,隔着大雨,在车中远远地向鸿文道内看了一眼。

对这番景象,车中眼眸平淡至极,甚至显出点冷漠来。她不过看了一瞬便挪过眼,手指不动声色合上车窗缝隙,面挂微笑。

半晌,慕归雨忽嗤笑一声。

“家主?”车中乌素抬头看她。

慕归雨目视前方,目光淡漠,嘴上却挂着丝意味不明的笑,似是嘲讽,道:“这幅景象若给殿下见到,恐怕也会发笑……只怕她也不知,自己对武朝居然如此重要,性命竟与武朝之将来捆系。”

“一国之盛衰,竟系在一个不受喜爱的亲王头上。”

“何其可笑。”

-

傍晚,相府。

前府待客明堂中,风恪落座椅上,带着些讨好关切他:“清华,你可好些了?”

厅堂灯火明亮,光晃得她眼睛有点花。她半眯着眼往身旁座位看去。朦胧灯光中,子徽仪一身淡衣,容色苍白,分明憔悴虚弱,却无端生出一股曼丽的病中风姿,犹似一朵雨中幽兰,那股被风雨摧折而飘摇脆弱的姿态,实在让人心生爱怜。

子徽仪没有在自己的居所见她,而是选在府中其中一间会客厅,并吩咐人明燃烛火。对于这番安排的真意,风恪自然不会知晓,她只屏退下人,一心想与他说几句话。

他脸色实在是很差,这样明亮的灯光也照不出点暖色,抬袖掩着轻咳几声,才对风恪开口:“病容不堪,让您见笑了。”

“怎会,清华永是这般美貌。”风恪连忙道,望着他坐了一会儿,又缓缓说,“吾原以为你要好些时日才能转好,不想今晚便能苏醒下榻,想来应无大事吧。”

她说这些话,不知是安慰子徽仪还是在宽解自己,但子徽仪一句都没有听进心里。她越说得真切,他越生出点道不明的恶心寒意,像是连入耳都嫌厌,任由话音自耳畔飘过,并不予什么回应。

诚然,对现在的风恪而言,子徽仪已是不一样的存在,但并不能改变她的本性。

有的人即便爱,那也是自私的。

感情并不能改变她们利己的天性。

太多时候,她们考虑的只有自己。就像这个时候,眼前的人明明为她的缘故服毒呕血,苍白如纸,可风恪还在百般寻由头解自己的愧疚。实在是太像了。

风恪自顾自笑了会儿,又道:“吾带了许多补品前来,是份心意,望你勿要推脱。”

子徽仪没有接话,反而似留心上别的事,语气轻缓道:“殿下方才……唤我的字?”

风恪一愣,不期他会问,一时间有些羞赫。少顷,却也不作扭捏,点头承认:“是。吾想唤……你不喜么?”

子徽仪淡笑道:“怎会,您以字唤我,我高兴还不及。”

风恪心中微喜,赶忙道:“既如此,你不妨也以字唤吾。”

子徽仪抬指置脸前,似犹豫道:“可……我并不知晓您的字……”

风恪道:“怪吾、怪吾。”

可说完,她莫名地停顿下来,坐在椅上静了许久,才再开口:“吾什么都晚,封王晚,建府晚,授地晚,唯有字,她早早赐给了吾。”

“敬言。”风恪吐出两个字来,“她给了吾这个字。”

拉起子徽仪的手,风恪用手指慢慢在他掌中写了一遍,敬,言。写完,风恪蜷收回手指,垂眸望着他手,声音有些低沉:“你知道吗,其实吾不喜欢这个字。”

风恪默了片刻,忽然说起另一件事:“吾的字写得不好。从前王傅也说,吾的字只是工整。这两个字本就拘谨,摆在纸上,也透着股恭敬。我字又不好,每次写它们,都写得挺分外难看。”

她忽然道:“风临的字就写得很好。她,皇姐,字写得都好。但她的字格外好……锋芒毕露。”

“从小啊,就总有人拿我和她暗暗比较。我的字也不能免去,也拿去与她相比。我的叔叔曾为此骂过我好多次,也责过我好多次,竹板打过,字帖临过,书屋里也关过……但我就是写不好。”

“越责,越骂,我越写不好。”

风恪转过头,倏尔对子徽仪笑了一下,那笑容很黯淡。

“那时,我曾想,如果她的手能断掉就好了。”

子徽仪面容平静注视她,两手在袖里陡然攥紧。

“后来,她的手果真废了。天知道我那时是什么心情。得知这个消息时,我大为震惊,居然掉了两滴眼泪,可也不过两滴。

两滴之后,我就笑了出来。”

风恪看着他,缓缓笑道:“我是真开心啊。她的手废了,我真开心。我在宫中十几年,从来没有一日像那天般快活。她也有今天。”

“她的手废的太好了。她就不该有。”

子徽仪面上露出和缓的微笑来,对着风恪,语气轻柔道:“您是贵人,总会心想事成。”

可藏在袖中的手却冷得像冰。

风恪道:“是啊,吾总会心想事成。”

“缙王殿下,为能让您永永远远心想事成,我愿舍一切相助。”子徽仪对她莞尔一笑,容光令风恪有一瞬恍惚。

“昨夜事,便是我献于您的真心。”

“从此,我与您便是同犯,同党。仪之前途性命,尽付缙王。”

听了这话,风恪岂能不动容。在他肯以身涉险助自己的那刻起,他就已抓住了风恪的心。

从来没有哪个男子肯为她做到这地步,她从来未曾感受到谁肯为她如此牺牲!

眼前这个人,已经不是什么联姻的对象,刺激他人的砝码,他是仙,是恩,是上天赐给她的一段金玉良缘,她就知道会有这么个人给她的!

心绪澎湃,她不由得起身拉住子徽仪的手,说:“自然如此,此后我们荣辱与共,两不相疑!”

-

夜,静心园。

慕轩带着几个仆人,拉来一个布遮着的大笼子在静心园前处等着。

她很焦急的模样,也不在会客堂中坐着,站在庭里绕着笼子走来走去,身后侍女打着伞忙忙跟随。

也不知走了多久,隐约听得前头大门处有动静,慕轩竖起耳朵,终于听到走来的云子说:“家主归园了。”

慕轩立马亮起眼睛,飞快理了理仪容。不多时前方道上行来一列人,有擎伞的,有跟随的。慕轩伸脖子望,一眼就见到行走于阴沉天地的慕归雨。

待慕归雨走到此处,慕轩立刻作揖,试探性地唤了声:“阿姊……”声音不大,唤完立刻小心打量对方。

慕归雨没什么特别反应,还是平常那副样子,挂着微笑,不动声色地瞄了她一眼,语气平淡道:“来此何事?”

见她没纠正,慕轩马上高兴起来,带着讨好说:“我给阿姊带了礼物来。”

说罢她也不等慕归雨回话,回头赶忙给自己那几个仆人使眼色,仆们将笼向前推了一段,慕轩走过去,抬手使劲扯下遮布。

随着遮布落下,一只仪态优美,光羽俊逸的飞鸟出现在众人面前。雪白的羽毛如皓雪飞聚,点点玄羽若墨意勾勒,长腿筋骨修然,头上一抹朱红,如丹砂,似赤血,姿态翩仙。它站在那里,便是一幅水墨画。它吐息一口,便渡一口山雾。

是一只鹤。

一只关在笼里的鹤。

在鹤闯入视线的刹那,慕归雨突然定住了。

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她头顶的伞上,淌下数十条水琏,砸落在脚边。伞下无声。

笼旁慕轩有点紧张,手心微微出汗,她把两手交握在身前,不安地搓了下,悄悄打量慕归雨神色。

慕归雨仿佛静止于原地,双目望着笼内,与鹤两两相对,长久无话。私下寂静,唯有风声萧萧。

长久的沉默让慕轩感到不安,她紧张地问:“您、您喜欢吗?”

有风掠过,带着潮湿的水汽,仆人手中灯在摇晃,灯上珠链丝络发出微响,烛火忽闪,在慕归雨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。

慕轩心嘭嘭跳,紧张地咽了口口水。

在漫长的沉默后,慕归雨目光终于自鹤身上移开,越过淅沥沥的雨,落在慕轩面上。

慕归雨的微笑于此时难得流露出一点温柔,让人觉得她此刻是有几分真心的。她对慕轩说:“多谢你的这份心意,见到它,我很欢喜。但我不能养。你带回去吧。”

慕轩有点局促地问:“为什么……”

慕归雨说:“我没法养。”

“怎么没法养呢……”慕轩带着点疑惑,无措地交握手指,像个办砸事又不明原因的孩子,小心问道,“阿姊这里不是有鹤所的吗,而且,而且也有仆人,也不是养不起……”

“因为不配。”

雨声渐大,在摇摆的灯光中,慕归雨的面上发影摆动,她温和微笑,望着慕轩道:“我不配。”

“鹤,不能住在这样的地方。”

这样的地方是哪样的地方,她没明说,可慕轩明白她指的就是静心园。她为什么说这种话……慕轩愣在原地,难解其意,手足无措,不知如何回应。

雨一直在下,二人短暂无话。身后传来一声低低切切的哀鸣,慕轩给惊了一下。

一道脚步声打断了这沉默,不远处玄棋匆匆自雨幕中走来,对慕轩略一礼后,便悄声对慕归雨低语几句。慕归雨微笑着点了下头,随后对慕轩道:“你回吧。”

“云子,我记得库里有个螺钿锦花妆台,派车送到慕轩住处。”

说完她便转身走了,只微侧首与玄棋低语,再没看身后一眼。

-

刘府中,风恪与刘达意正对坐屋中,一扇门扉掩去屋外雨声,她们低语私谈。

刘达意道:“眼下闹得大了。”

风恪道:“吾懂得,要避开火苗,也得趁机下手。”

说到此,她目光显出狠意,面色也微微阴沉:“不若趁雨大,痛打落水狗,上书求个严惩不贷!”

“那是下策。”刘达意直接回道。

风恪微愣,问:“那请问姑母,何为上策?”

刘达意望着她,说:“你应向陛下恳请,宽恕三殿下。”

风恪难以置信:“什么?”

-

夜,风驰雨骤,暗街滂沱。

行人早已归家,街上不见人影,偶有一把小伞晃过,也是步履匆匆。

在这湿重的雨夜,满华京都静了下来,雨声敲打天地,掩遮言语,唯有一处长街,还响着一群固执人的声音。她们满身的热血似乎可以抵挡雨寒,令其固守阵地,不退一步。

一辆车自街口驰过,车轮碾着严惩与雨声,往夜浓处驶去,溅起一地水花。

道神宫下,灯火长明。

一处神殿燃着微光,神尊垂眸,寂静大殿中,有位少年跪在神前,沉默行礼。

殿外风潇雨晦,殿中他跪在神前,望一盏微光。

身后有脚步声响起,由远及近,由渺及晰,在空旷安静的大神殿中,一步一步,沉稳而缓慢地靠近,嗒,嗒,嗒……

子徽仪低垂望地的眼睛慢慢抬起,未回头,只缓慢抬眼看向面前高大的尊神像,在脚步声中,他抬手掐诀,缓慢开口,念道:“尔时,救苦天尊,遍满十方界,常以威神力,”[1]

身后脚步声停在他不远处,温沉女声响起,犹似低钟幽鸣,顺而接道:“救拔诸众生,得离于迷途。”

子徽仪道:“众生不知觉。”

慕归雨:“如盲见日月。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玄学大佬的爽文人生 替身演技炸裂,宋总阴沟里翻船 快穿:不一样的结局 绿茶婊每天在线逼疯白莲花 危险沉溺 他的草莓味玫瑰 精灵与某最强 盘点各朝历史八卦 请玩家不要招惹软糯NPC 盗笔:来自末世的穿越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