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追书网 > 言情小说 > 太女纪 > 第 218 章 焚京 (九)

第 218 章 焚京 (九)(1 / 1)

三个时辰后,天亮了。

灰黑的火烟绵延入天,将烟燎气带往整座京城。忙碌一夜的救火队、官员、衙役、士兵疲惫地坐在道边,连抬手擦下黑脸的力气都没有。

眼前,灰黑残房往下滴答着浑水滴,时不时有几声余烬的噼啪声,远方,西渠河丹雘桥处,顾府的亲随正与虎贲军剑拔弩张。

大理寺卿曹保义的尸首已被人运到大理寺停放,少卿张亨运承受不住这巨变,醒了又晕,一封急奏,一个晚上也没写完。

大理寺丞已急车赶来,却也无法承担这局面,手抖得拿不住笔,不停派人去催请御史台、刑部主官,甚至主动派人通报丞相。

“曹保义死了,被顾家那个小的捅死了,一个西北边将杀了一个法司主官,这是什么性质?我往上凑什么,难道我官当够了吗?”

廉如镜在家中对亲随喝道:“把她们打发走,就说我病了!今天的朝会我看也够呛,但举不举行本官都不会去了,来人,递折,告假!”

得到刑部尚书的拒绝后,大理寺的人思及平日交情,马不停蹄赶去寻求慕归雨的帮助,未想慕归雨清晨就已被唤去皇城,她们晚了一步。

正当众人感到灰心之际,有人来了。

内卫出动了。

她们穿着黑色内卫服,佩着长刀,沿飘荡灰烟的街道走来。她们代表着来自紫宸殿的圣意,没有任何人敢拦她们的路。

内卫们行至丹雘桥旁停步,对着前方虎贲军士兵与灰头土脸的官差们,露出一点残酷的笑容。孟品言挎着刀踏出,傲立桥上,冲岸上的虎贲军笑呼:“没用的们,今儿姑奶奶我就教教你们怎么办差!”

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。

得到命令,渠河道展开了大搜寻。自丹雘桥始,向下直至护城河,调来百来艘小舟船往来搜捞,不寻到人不罢休。

而三品院一应待罪之人,移往内卫府安置。

荣恒威自三品院被带出上车时,孟品言特意手持金令来到她面前,说了一句:“自西宁坊始,至广通门,一应缉拿寻捕,虎贲军听从内卫调遣。”

她俯身冲荣恒威笑了笑:“圣上口谕。”

荣恒威黑沉着脸:“竖子……我记着了!”

孟品言笑道:“哎,您务必记着。”说罢她直起身,脸一冷:“带走。”

-

相府的厅堂,下属正在将昨夜种种消息,事无巨细地汇报给丞相与风临。子敏文受母吩咐前去与族内人密谈,不在此处。

风临一直静静细听,全神贯注,宛如专心的学生。

言毕,下属躬身上前,将个巴掌大的布包放在递上:“殿下要的东西在此。”

风临接过打开,里面是两块手掌大小的木块,具烧得乌黑,扑面一股烟熏火燎的气味。

子丞相在旁悠悠问:“殿下要火场的残木做什么?”

“心里有些猜测。”风临拿起一块细细观察,又闻了闻。子丞相道:“有古怪?”

“嗯。”风临道,“很淡,但孤还是闻到了桐油的气味。风恪的居所刚做过保养么?”

子丞相回忆片刻,道:“这等事臣未曾留心。”随后给了属下一个眼神,后者立即去查。

“若是,算大手笔了。大理寺的人并不好收买,谁会指使得动他们?”风临看向子丞相问。

子丞相道:“殿下看来有想听的回答。”

风临说:“有个人,孤希望不是她。”

子丞相微微浅笑:“殿下放心,年纪轻的卖不了那么多人情。”

手上动作止住,风临默了瞬,缓缓抬眼:“您怎知孤所说之人‘年纪轻’?”

子丞相不动声色道:“殿下,自孝陵之事后,您与她的关系还能瞒过我么?”

风临面上笑笑,心内却并未过去。方才的话,她没有任何一处指向慕归雨。

他人存有隐瞒的情义于风临而言,如含沙之水。饮下去,解渴,也咬得口齿砾涩。

委白青季调查的事至今无进展,其中固然有白青季不善搜集的缘故,但在沈西泠回归后依旧难觅眉目,那就只有一个原因——相府在隐瞒。

这就不得不回归到风临最初那个问题:子徽仪一个寻常公子,他的过往,他的日常,有什么值得掖藏?

风临不动声色望向子丞相。从前奇怪的就一个子徽仪,现在又多了个慕归雨。偏慕归雨与他们素日无交际,风临暂未寻到三者中的关联。

你们最好没在骗我。她笑着想。

身旁子丞相开口道:“殿下,今日后净王一派恐怕会与殿下发难。”她试探询问:“您是否要暂与缙王等人联手,先应对净王党羽?”

“没必要。”

风临望看手中焦木,寸寸转动,慢慢微笑:“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[1]陛下兴意将发,我们何不顺乘一回?”

风临略带戏谑地低吟: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”[2]

子丞相心内微动,眼前这孩子仿佛与她先前所见者皆不同。既然殿下主意已定,她自当辅佐,但也必须做出提醒:“殿下,若陛下除去缙王,调头势必对您发难。”

风临面上淡笑,心想:我心中之成算,也不可尽对人讲。况且她有前事在前,万一念头稍偏,岂不误我。

故她淡淡笑道:“孤又岂是莽行之人?一路不通,必有下一条路亟补。姑姑勿忧。孤之沉疴,孝陵旧案当首,此事总要计较。”

子丞相听罢,自然便以为她欲以风继事收尾,略一沉吟,思量可行,便不再多言。

“出了此等大事,朝会不知照不照行。若照旧,殿下去否?”

风临噙着丝笑摇了下头,将焦木放下,“不了,孤有更重要的事要做。”

不多时二人作别,子丞相亲至门口相送,恰见平康亲来给风临送官袍。风临未接,对平康耳语几句,平康点头离去。风临则乘车往另一个方向行去。

-

慕家的清晨也不平静。自杨家出事后,慕谦便一直惴惴不安,今晨在得知慕归雨被内监带走后,慕谦更是坐立难安,心慌至极!

再有半个时辰,她就该换上官服往皇城去了,但她现在连手都在抖。

他们两个被前后带走,怎么办……霁空该不会把我的事捅出来吧!慕谦正忐忑,忽闻静心园云子到来,心里又惧又慌,不得已让人请进来。

云子由人簇拥着踏进堂内,见了这位慕家的长辈也没什么尊敬,脸似冰块般道:“大人,我们家主有话命奴传告。”

“快讲!”慕谦忙道。

云子冷声道:“家主说,让大人尽可放宽心,她不会外扬家丑。也请大人稳住,不要自乱了方寸。”

慕谦有官身,若她与女婿通奸的事情败露,不仅她与杨友蘅将受到问责,连慕家的年轻一辈,包括慕归雨本人也将受这则丑事牵连,仕途染上不可抹消的污点,家中爵位或许都会被剥夺。而现在慕归雨还要慕家有用。

云子把“不要自乱了方寸”说得很重。慕谦听得明白,松一口气之余,也面上羞赫。

慕谦讪讪起身欲说什么,但云子根本不等,传完话飞快行一礼,摔门就走。留慕谦站在那,脸青一阵白一阵。

半晌她黑着脸走出,欲问车马套得怎样,却见亲随匆匆赶来。

“大人,有圣意,今天……朝会照旧。”

-

阴云集聚,经潮风翻涌,似云洪涌向巍峨皇城。

龙居之殿,殿门沉缓开启,两列内官、宫女手执熏炉、拂尘等物踏出,廊下羽林军已挂刀侯立,一股若有若无的龙涎香缓缓飘出,伴着淡息,自大殿内踏出一个冠冕皇影。

武皇走出大殿,凤眸漠然扫视前方。

廊下,顾静容跪于紫宸殿前,一身素衣,脱簪待罪。

见武皇踏出紫宸殿,顾静容什么也没说,深深叩首在地。

武皇看都没看他一眼,大步走了过去。耀眼夺目的龙袍在阴天也熠熠生辉,它的主人踏上龙辇,向前行去。在后方,那抹素白的身影越来越小,越来越小,到最后直化成龙袍背影后的一个点,一片雪花,转身便化了。

大案,重案,命案,牵涉两司一军,人涉重臣边将,三姓亲贵。今日朝会之初,气氛便分外沉重。

当武皇现身大殿,落座开口后,朝上所有人都明白了今日陛下执意行朝会的原因——

她要向文武百官宣告,将净王风恪过予皇夫抚养。

当她宣告完后,朝堂一片寂静,未有回应,她也不需要回应。她只需她们知晓。

以此为信烟,朝野上下都将在朝后明悉,陛下所中意的储君人选是年十二岁的净王。

武朝,又有一位皇女在岁星一周时迎来她人生重大的转折。

殿中诸臣有预料而自得的,有震惊瞪目的,有抿唇敛度的,有暗作盘算的,有慌而生忧的,百态百情。张世美驻立朝中,此时此刻,却不由生出一股淡淡的悲伤:若早上两月该多好啊……那样,慧娘也许就不必……

眼眶湿润,她连忙抬袖掩饰,动作间不经意回望,发现闻人言卿正冷冰冰地看着自己。张世美微惊,继而蹙眉转过头。

此时谢元珩忽然出列,上前行礼,对武皇问了个问题:“陛下,孝陵大祭在即,然日前狂生任妄,还未处理妥善,臣斗胆冒问,此月孝陵祭兴否?”

武皇稍作沉默,道:“再延。”

谢元珩与礼部道了声是,退行归列。四下有人暗变脸色。

子丞相紧跟着执笏上前,深行一礼:“陛下家事,臣不敢置喙,但血脉亲缘在身,臣不得不思及皇夫凤体。陛下,自懿明太女归天,皇夫忧思过甚,以致伤身,近年百般调养方得安稳,极忌大喜大悲。陛下降恩将皇女予他抚养,但皇夫未必能承受这份喜悦,也未必能承担起照顾皇女的辛苦,而皇女尚未及笄,仍年少,臣恳请陛下为皇女思虑,另择合适的宫君照拂。”

龙椅上的君王开口:“朕亦有此忧虑,然皇夫昨夜闻讯顿展欢颜,欣然接旨。皇夫才学德行皆属一流,朕信他可以胜任。丞相安心罢。”

子丞相闻言稍顿,末了冒险开口:“那当真欢喜,臣朝后定备份厚礼去向兄长道贺。”

殿中稍静,片刻后,武皇声音冷了几分:“丞相,你何意。你难道是信不过朕么?”

子丞相躬身作揖:“臣不敢。”但她心中已在猜想皇夫被囚禁的可能了。

堂上武皇与丞相沉默相对,让本就严肃的气氛愈发凝重。丞相多心,在场臣子许多亦有猜想。

但事实上,武皇真的没有作谎。

昨夜当她亲自来到栖梧宫,把风和带上前时,已经做好了皇夫动怒,乃至激烈争执的准备,然而得知此事的皇夫只说了一句话。

子南玉端正站在那,垂眸看了眼风和,继而抬眸看向武皇,道:“您真的要这样做吗?”

在得到武皇肯定的回答后,子南玉提衣摆跪地,行礼道:“臣接旨。”

没有争吵,没有反抗,当夜风和就顺利地留在了栖梧宫。

休说子丞相,武皇本人又何尝不深感意外呢?

子南玉的态度令她微感不安,她愿去相信是他回归旧日模样,但她也心生怀疑,派人暗中留心。

归根结底,不管假装还是真心,皇夫肯顺和她,总是好的。

在风和过予皇夫后,不仅风和地位更进一步,她料想今后朝堂至少大半人不会再去攻击皇夫。而净王的支持者得到这样大的助益,日后也会多少维护皇夫的名位,毕竟这对她们是百利无害的事。想到这里,武皇心中也有几分悦意。

回思稍收,武皇不欲在此与她们多费口舌,几句话掩过,开始过问昨夜恶事。气氛比方才更加压抑,法司各部人都谨慎而忐忑。尤其大理寺曹保义一死,真真是雪上加霜。

在听完昨夜原委后,武皇生怒,革除了现大理寺少卿、大理寺丞、大理寺正的职务,凡是牵涉、过问过三品院值守、巡查的人,全部押待受审。

问责西宁坊一带夜巡者。令内卫府、京兆府、虎贲军三方联合搜捕,务必见尸。

暂革顾严松职务,往内卫府留待查问。围守顾府,府内人自日始禁出入,以待查问。宫内后侍顾静容,禁足宫室,直至事了。

此事方议罢,魏泽与河阳嗣王先后上前,弹劾法司办案不利,徇私枉弊,恳请重新彻查。亦有御史上前参奏,恳请重查宁氏案。

武皇面无表情,听完一众话后,顺势将刑部、御史台摘了两个人留待查问,算作交代。但对宁氏案,她只说已有定论。

继而她下了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命令,将缙王风恪与原三品院待审之人一样,移往内卫府安置。

祝勉仍受制于鞠舒朗申诉的沈家案,朝会没来,武皇也没有提及。

此后,监察御史黄惟突然执笏上前,当朝弹劾镇北王风临勾结顾崇明蔑法施暴。

此话招致几人驳斥,但黄惟力争,言称镇北王事前曾助顾崇明,将柴鑫送上,俨然早有勾连,而顾崇明杀了柴鑫后那晚行踪成谜,至现身大理寺的这段时间,必然有人相助,怀疑她甚为合理。

两方争论一番,后被子丞相与柳尚书压下,请示武皇,武皇只说了个查字。

此后,武皇过问了孔俞的审问,深深注视了子丞相一眼,留下一个意味不明的笑,便起身离开了朝堂。

-

朝堂焦灼,后宫也并不清安。

景明宫内,花鸟屏风下,刘昭仪正坐在回形床上,摇着罗扇心神不宁,突然有栖梧宫的人前来,带着一众宫女,请他走一趟。

刘昭仪冷笑:“唤本宫去,也该给个缘由。不然,只好请皇夫恕本宫身子不适了。”

文雁道:“皇夫殿下自然不会平白无故请您去。只是此事不光彩,本欲与您留颜面,但您既当着这么多人问起,那便明告无妨。近日来宫内关于吕氏的谣言屡禁不止,传言直指皇夫殿下,我等一路追查,竟查到与昭仪宫内的如意牵扯。昭仪,皇夫殿下在等您一个解释。”

刘昭仪变了脸色:“胡说八道什么,吕萧语的传言与本宫有何干系!那如意胡扯了些什么?”

“有没有干系,昭仪走一趟便知。”

文雁微微侧身,眼神肃起:“请吧。”

-

内卫府漆黑大门前,一辆华车急停,皋鸟从车上跳下来,按从前的路子使了银钱,由人带着来到了风恪关押的房前,急切传信。

“你说……什么?陛下,把风和过给了皇夫?!”

风恪脱口道:“胡说!”她猛地从座位上起身,伸手抓住窗上木栏,把脸凑上去大叫:“胡说八道!这个不可能,把圣旨给吾看看!”

皋鸟跪地痛心道:“殿下!”

风恪忽地熄了声音,那神情像是一团灰烬,“真的……?什么时候的事……”

“今日朝会昭示的圣意。”皋鸟跪地道,“殿下,您要冷静啊……”

她两手死死抓着木栏,指节在剧烈力道中发白。

风恪眼睛瞪得滚圆,一大颗泪在她眼眶蓄起,落下,滴在她腰间的紫翡螭龙佩上。

“耍我……”

“都耍我……”

“全都在耍我!!”

-

在内卫府的另一端,单间留押的刘达意正在见来传消息的内卫暗线。

刘达意满心期待:“如何?”

“陛下将净王交予皇夫抚养了。”

对方只这一句,言简意赅。宛如冰水兜头泼下,彻骨的寒凉灵醒了神智。成乃衰,衰乃杀,杀乃藏。[3]

在听到这消息的刹那,刘达意还有什么不明白?

一切的一切都在此刻拂去云雾,显露真容,那些过去辨不清的真真假假、虚虚实实,在此刻也都有了答案。

愤意涌上她的面容,前所未有的失望与羞恼袭来,最终凝化为愤意。

刘达意怒道:“就算是拉车的马,也不可被如此捉弄!”

“既至此,勿怪我!”

-

临近傍晚,天愈发阴重,空气也沉闷起来。

定安王府内,平康已拄起手杖辅行,小径上,有内府的侍女赶来,悄悄对他禀了两句,寻个示下。平康听罢,点了一下头,吩咐:“去禀告。”

“是。”

东侧门,两个人正欲出府。每日申末正是府内进食材的时辰,送菜、送泉水的车会从东侧门驶进,由膳局的人来接卸,须得忙碌一阵。

明非二人正赶上这时候,她拿着寒江的允准,借口买吃食,守门的人一边看着车,一边道:“姑娘晌头不是才出去一趟么,怎地还去?”

“公子要吃,我们有什么办法。”明非气定神闲地应答,二人趁乱含糊出了府,一气走到街外才稍松口气。

明非四下望了望,悄声对身旁人说:“公子,可以把面具摘了。”

一直低头的人闻言抬手,自脸上摘下软面具,这才抬起头来,露出一张清美绝伦的脸:“呼……我们快走吧。”

“给我收起来吧公子,回来还得用呢。”明非小心把那面具收起来,与子徽仪飞快往慕归雨私宅赶去。

待二人到达时天色已黑,阴云早早压来,催得整条街早点了灯。

小宅屋内,子敏文正在与慕归雨说话:“虽是如此,也有压力,族内那些人并不好说服……”忽闻门外叩门,乌素的声音响起:“家主,女郎,公子到了。”

子敏文立刻止了话音起身,前去开门相迎,见子徽仪一身仆装,玉容容光依旧,却更多了几分憔悴忧郁,忍不住关切道:“许久未见,你怎地憔悴许多,胃病可还犯了?”

子徽仪摇头入内,轻轻摇头:“并没有,劳姐姐关心。”

慕归雨此时也已起身,抬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,随后便看了子敏文一眼。后者会意,慢慢退了出去。室中独留二人。

子徽仪与慕归雨相对而坐,倒有片刻沉默。二人俱有几分憔悴,然慕归雨的神色比他要好太多。

慕归雨微笑道:“自公子离开缙王府后,我们就没见过面。此刻,我是不是该问,公子,东西拿到了么?”

子徽仪没说话,漂亮的眉慢慢蹙起。

“我猜也是。”慕归雨淡笑道,“公子还打算去拿么?”

子徽仪开口了:“当然。”

“是么。”慕归雨那双带笑意的眼直望他,瞳仁中渐散冷意,“我还以为公子在这里乐不思蜀,已然洗手只做羹汤了。”

子徽仪微微低头:“我没有忘,只是当时没办法……所以……”

“再无他法了么。”慕归雨并不吃他的辩解,“退一万步讲,你就不能来找我吗?”

子徽仪说:“那时你在忙。”

“都是借口。”慕归雨直接了当地为他的回答下了结论。

“许多方法,许多门路,你却偏偏选择以接触她的方式来平息事态。你敢说你没作他想?”

子徽仪没作声。

“你当知她对你仅剩愤恨,靠近只会受其伤戮,还凑上去自找苦楚。公子,这不是聪明人该做的。”

慕归雨感到疲厌,同一段劝告她实在不愿一遍一遍地说,连发火都觉得没劲,语气漠漠,也带点真心的无奈:“你们这样有意思吗?”

室中不知何时安静许多,外头的声音忽格外清晰,鸟飞与风过,都像在耳畔。

子徽仪的眼睛静静与她对视片刻,没作回答,却开口提起一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:“今年你进献的牡丹之所以能抢得头名,是因你派人使计买得荣家在京外的一座牡丹花坊,把她们的花使热炭催盛,才快人一步,对么?”

慕归雨微笑不语。

“荣昭庆告诉我,他家那座花坊有姚黄,魏紫,花二乔,御衣黄,青龙卧墨池,唯独没有粉白色的花种。我托他打听,四月初前后哪里有交易过粉白种的名品牡丹。荣家久经花路,很快便帮我打听到,洛河一大花户在三月末时,曾卖出一株玉山雪。这株玉山雪是那花户精心培出来的,花色粉白,细腻如玉,花户舍不得卖,听说那个京商花了大价钱才把它买走。”

说到这里,子徽仪眼睛笔直与她对视,再开口时,语气已变得肯定:“那盆玉山雪,你花了三万两。”

慕归雨勾唇微笑,缓缓道:“你查我?”

子徽仪却问:“是三万两吗,慕大人。”

对面莫名静了。笑意自她面容淡去。四目相对,二人就在静室中僵持。最终,是慕归雨先打破了沉默。

“是三万两。”慕归雨道,“又如何?”

子徽仪紧紧盯着她:“是啊,有些事,问清又如何呢。”

慕归雨沉默注视他,那张姝面上没有笑,也没有怒,什么也没有。

子徽仪声音若初春溪水,清泠而蕴凉意:“慕大人,你应当知道,我做这一切不是为了你或相府,我是为了她。为了她能活着,为了她能转危为安,为了她能重新回到她渴望的光明大道。”

“我甘听你调遣,是因为你站在她一边。你信任我,不也正因如此么?”

“即使你不来‘提醒’我,我也会做。因为那会威胁到她。”

子徽仪道:“我会做好一切,绝不碍你的事。而你,不要对我的感情置喙。那是我与你缔结契约的唯一原因,我为此付上的是一条命,这代价并不小,你应当尊重。”

慕归雨笑了,慢慢点了一下头:“好,随你高兴,我不会再管。”

“缙王转押至内卫府了。”慕归雨起身,语气平淡,“明日我也要行动了。”

“好。”子徽仪仅回了一个字。聪明人之间不需要说太多。

话谈到这,就结束了,再多都是累赘。但慕归雨不知为何,却停顿脚步,长指点在桌边,低声道:“有一件事,我还是想稍作解释。”

“公子,我从未不尊重你的情意。作为你不见光的同伴,我最清楚你为此付出了什么。我只是想让你们断。但真让我意外,已做到如此地步,你与殿下竟还能脉脉难绝。”

她的语气与平日完全不同,带着几分惆怅,似真心感慨:“这真令我意外……公子,诚实地说,我至今仍深感不合情理。但我想,古往今来,千百年间,那些为情一字牵魂悱恻、相许生死的人,大约就似你们这般。”

“我不解,但敬。”

她叹道:“蜉蝣曳翅为金阳,青梧徊风向云凰。捻魂添灯续梦长,一片丹心藏泪洋。”

“为情何若?为志何若?皆是抽骨作柴,燃身以继。”

“为某事付以生命,本就如飞蛾投火,哀绝而艰难。”

“愿公子不悔吧。”

慕归雨抬步向前走,推开门扉,背影在月光下凄清而寂冷,“这是我所能想到的,对舍身之人最大的祝福了。”

门被轻轻合闭,关去了她的身影,也关去了她的余音,子徽仪独坐椅上久久不能平静,他为她最后一句话感到一股深深的震动。

神差鬼使地,子徽仪站起身,走到门前,伸手轻轻推开门。伴着一声喑哑的响声,眼前骤然开阔一片惨白的月华世界。

弯月,黑夜,冷风,空庭。

子徽仪的心感到一种悲凉,他漂亮的眼睛仰望天空,满天星光都降落下来,化作他眼眸中的光点,星星烁烁,宛如银河的波澜。

我不会悔。

子徽仪凄哀地看着夜空。我只会,不满足。

潮湿的风自天际而来,带着云层的低语,拂过他脸颊。子徽仪将手伸向夜空,感受微风从指缝穿过。

“要下雨了。”他说。

-

小宅门外,慕归雨正往车处行去,抬眼见子敏文站立不愿,目光隐压着情绪:“有时我真忍不住想你的心是什么做的,你怎能忍心?”

慕归雨饶有意味打量她,嘴上虽噙着笑,目光已很冷:“子韬世,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。”

她慢悠悠走过子敏文的身侧,目不斜视,微笑着说:“少在我面前道貌岸然,先管好你自己。”遂稳步而去。

子敏文站在原地,默不作声看着她的背影。子徽仪不多时出来,跟随慕归雨上了车。

车马渐远,子敏文望着车尘,脸色渐渐黑沉。

-

小车驶过灯明大道,往远巷驶去。在它路过的某个小道口,昏暗的拐角,有个穿绿袍的御史正在往家中走。她刚放职,面容疲惫,心里正想一会儿吃点什么,身后忽传来一声唤。

“黄御史?”

“嗯?”黄惟转过头来,只见眼前忽有黑影撞上来,未及躲闪,低头一望,一把短刀已没入腹中半截。

红血大股冒出,黄惟瞪大眼睛,冷汗顷刻冒出:“你……”字刚出口,对方猛摁住她肩膀,狠捅三刀。

血溅落在地,那人拔出刀,伸手把黄惟一推,黄惟便扑通倒在地上,似麻袋砸落,再无动静。那人藏刀就走,毫不迟疑。

幽暗小巷,暗红血液缓慢流淌到地砖上,浸透了绿色的官袖。

掉落在地上的灯扑朔了两下,灭了。

-

黑夜之下,车停于无名巷内,马垂首望地,马蹄缓缓在地砖上划动。

内卫府内,两盏灯笼将子徽仪引入后楼,那里是内卫府专门安置一些特殊犯人的地方。

“到了。”提灯的内卫停下脚步,转头冲他咧嘴一笑。

站在门前,子徽仪微吸一口气,示意道:“劳烦开门吧。”

沉重房门缓缓打开,两个内卫饶有趣味地在后打量,在灯光照亮彼此面容的刹那,房内传出风恪惊讶而沙哑的声音:“清华?”

子徽仪暗暗攥紧手,回想某人的杖伤,催起心痛,抬脸做出关切而心疼的模样:“殿下……”

-

一炷香,又或是半个时辰?子徽仪分辨不清,只知道当他走出来时,天已经彻底黑透,布满阴云。

幽暗的前路,慕归雨在等他:“如何?”

子徽仪摇了摇头。慕归雨没表露什么情绪,只是微笑着侧身,道了句辛苦。

“你不走么?”子徽仪见她不动,有点疑惑。

慕归雨仍是微笑:“不了。”

子徽仪明白了什么,道:“你要多保重。”

“我会。”慕归雨一抬手,两个内卫笑呵呵上前,送子徽仪出去。

夜空中潮气重了,冷风阵阵,伴着低低的呜声。将近门口时,他婉言谢去了旁人相送,独自往外走去。

天上阴云翻滚,隐有沉闷的低鸣。前方就是长巷,没有一盏灯,黑得彻底。车大约就在巷末等着,子徽仪望着眼前漆黑一片的巷,抬腿跨过门框。

在他踏出内卫府大门,走进黑巷的刹那,天地间蓦然炸起一道惊雷,刺目闪电伴随雷声,骤然照亮整个暗巷!

一张脸在闪电照亮的瞬间,在子徽仪擦身而过的刹那,自道旁黑暗中闪现出来!

天地间所有仿佛都慢了下来,轰隆隆的落雷宛如他此刻的心跳,脚步在余光瞥到的瞬息僵停住,子徽仪整个人定住,僵硬地、一寸一寸转过脸……

惨白电光中,他看到了一双漆黑的眼,直直凝视着他。

“殿……下……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在恐怖游戏里捡的男友们奇形怪状 豪门盛宠:偏执大佬的小撩精 我们相聚的日子 冷酷大叔秒变绕指柔 嚯!傅凌夜你这媳妇儿可不好追 分手后,我被大佬按在墙上亲 玄学大佬的爽文人生 替身演技炸裂,宋总阴沟里翻船 快穿:不一样的结局 绿茶婊每天在线逼疯白莲花